媒体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08 供稿:党委宣传部

  2017年4月28日  《上海科技报》 第3版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国工匠,他们成长的背后有什么秘密?日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匠中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举办第7讲,上海的7位著名工匠围绕“工匠之路——大国工匠是怎样炼成的”主题,与学生现身说法,畅谈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心得体会。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最完美

  在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数控工段工段长、总工艺师李斌看来,人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个平常人,有平凡的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李斌回忆起自己当时刚进厂时的情景:“当时我操作机床,也不会想要去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就是从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开始。就这样,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了。”

  他这样寄语台下的年轻学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做每一件事都刻意地讲究直接回报,就会影响自己成长,影响我们获得知识、获得技能的机会;而如果静下心来,把每件事作为一种挑战,作为一种提升知识、提升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就会有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责任心和专注度很重要

  《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这部动画影片2010年获耶路撒冷国际电影节最佳历史题材片提名奖,2011年12月获第3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最佳动画片奖”,担任副导演和人物设计工作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高级技师张振晖功不可没。当年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他从最底层的基础动画员干起,每天要练习绘制200多张图纸。张振晖的人生感悟是:做一件事要有责任感,还要有始终如一的专注度。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沈国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工艺的第6代传承人。他告诫学子们,眼光往远看,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沈国兴说,做学徒打基础时,每个人都很辛苦,都会吃“萝卜饭”,但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阶梯。沈国兴在报告中回忆起2011年自己制作“微笑观音”的情形:当时单位承接了制作一尊重12公斤、高88厘米的观音金像的项目,客户希望观音的眼睛可以在180度范围内都要呈现出对人微笑的效果。沈国兴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寺庙的佛像造型,4次前往普陀山从各种角度观察观音像,15次修改设计样稿。最终作品完成时,客户惊叹不已:“这观音,活了!”

  要在困境中学会坚持

  31岁的胡振球创造了一个纪录:10年前,这个仅有高中学历的淳朴农村小伙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来上海打工,10年后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他发明了马路清扫吸尘车,解决了马路清扫车尘土飞扬、污染环境的问题。他还首次提出了卸料抑尘的理念,为中国整个环卫产业带来了新变革。他曾获得第7届国际发展展览会金奖和2016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在胡振球看来,脚踏实地的精神非常重要,当然还要学会在困境中坚持。2009年,他所在的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濒临倒闭,企业迫不得已开始尝试全员创新。当时在高压状态下,一些同事觉得看不到希望,担心自己的吃饭问题,离职了。而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下来了,如今吸尘车已经走向市场推广应用,而企业也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原始链接:http://www.duob.cn/paper/animate.html

相关信息

党史学习教育

第五次党代会

劳模文化研究

智能制造工厂

二工大官方微信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电话:021-50215021
Copyright©201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 投稿中心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