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01 供稿:党委宣传部

  2017年12月1日  《浦东时报》 第6版

  本报讯 (记者 章磊)近日,曹路镇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签约开展“科技进社区”镇校合作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揭牌。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的105房间不久将作为“科技创新屋”,成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教授们为社区居民上科普课的课堂。曹路镇副镇长金惠珠说,希望这一项目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科普大餐,也为大学师生提供实践机会。

  优秀师资参与社区科普教学

  线锯床、数控铣床、微型车床套机、3D打印机……占地360余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屋”里配备了10多套先进设备,还有电烙铁、螺丝刀等各式工具。在“科技进社区”镇校合作项目签约后,这里将成为社区居民学习科技、体验科技的场所。

  得益于“科技进社区”镇校合作项目,曹路镇的这个“科技创新屋”和其他地方相比有一个明显优势——优秀的师资。

  二工大工学部党委书记徐志培表示,学校将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让师生参与到“科技进社区”镇校合作项目中,为社区居民带来相关的科普课。“我们的新进教师几乎都是博士,学校鼓励他们带着学生来到创新屋,用专业的知识帮居民了解最新科技。”

  按照曹路镇的设想,“科技进社区”项目将起到普及科学技术、培养中小学生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我们会让‘科技创新屋’面向社区居民开放,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最新科技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借助二工大的优秀师资力量,在中小学选拔一批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开设科技兴趣班的方式,提升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金惠珠说。

  不断拓展镇校合作内容

  近期,曹路镇提出“一镇三校”深度融合构想,希望镇校双方在资源和需求之间有更多衔接,从机制上保证双方合作的长久性,获得更大的双赢成果。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金惠珠说,“科技进社区”镇校合作项目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曹路镇将不断拓展项目内容,持续完善项目,形成长久、良好的合作机制。

  倪桂林是二工大的一名大三学生,目前还是义工队的队长。从大一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他,已多次参与学校与社区互动的项目,包括助老、助残、电子废品回收等。“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接触社会的最佳方式之一。”他说。

  金惠珠介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后,除了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课堂外,还将对接学生干部社区柔性挂职计划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徐志培说,二工大的师生将通过镇校合作项目,多方位融入曹路方方面面的发展,为曹路社区作出二工大的贡献。  

  原始链接: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17-12/01/content_6_1.htm
相关信息

党史学习教育

第五次党代会

劳模文化研究

智能制造工厂

二工大官方微信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电话:021-50215021
Copyright©201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 投稿中心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