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 上海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 程媛媛)从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到河水澄清、树枝摇曳,曹路镇河道整治前后的变化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一群学生用画笔记录了下来。记者在今日(11日)举行的河道整治绘画作品展上看到,由二工大学子创作的30幅手绘作品及曹路镇中小学、社区志愿者完成的50余幅作品,在吸引诸多目光的同时,还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据介绍,今年4月以来,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40余名学生参与了2017年上海推进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行动中的“美丽画笔 魅力上海——水清 天蓝 新曹路”河道整治绘画项目。他们结合专业所长,多次来到学校所处曹路镇的河道村庄、田间地头,用画笔记录下曹路镇河道整治前后居民生活环境的变化。
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丽敏告诉记者:“在前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认为文字描绘很难撼动内心,于是多次深入河道整治现场,实地走访丰富创作感知。”当看到长长的河道仅剩一抹绿,违章搭建的屋棚侵占了大部分公共空间,大二学生李文郡深有感触,“没到实地看过真的难以想象情况这么严重,只有亲眼目睹和亲身体会后才会有更深的体会,才能从学生的视角创作出融入感情和思考的作品。”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周边居民采访,同学们了解了当地河道的整治背景、整治现状以及处理方式,并用相机记录下河道整治前、中、后的变化,为速写创作提供初始的素材。创作过程中,同学们结合拍摄的原始材料勾勒基本线条,并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数易其稿,最终创作完成三十幅(15组)手绘作品,强烈地展示了河道整治前后的反差与变化。
为了完成这一绘画项目,同学们前后历时三个多月,耗费了大量课余时间,但大家纷纷表示“很值得”。为了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团队成员刘云韵去书城阅览速写书,去网上查找图片进行临摹,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探讨,最终慢慢领悟到从临摹图转到照片的要领。冯婷婷同学则表示:“实地走访时,我曾看到青年突击队在认真清理河道边的碎石与杂物,而今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我也为自己能为环保出份力感到自豪。”
作为该项目的指导老师,赵丽敏表示:“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了一次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形式和效果,要比书本上的来得更生动、更持久。”在她看来,组织大学生去了解河道整治的全过程,正是要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据了解,该学院从2012年起曾多次组织学生走进医院、走近消防官兵、走近交警等活动,让学生们去认识和感知真实的社会,并通过手绘的形式来表达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多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积极开展校镇共建,在精神文明共建、区域化党建等方面与曹路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高校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向社区辐射,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目前,二工大学生创作的30副画作和曹路镇中小学生、居民的绘画作品一同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展出,接下来还将在曹路部分社区展示,他们希望以实际行动,让环保行动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让环保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原始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8/01/11/2089627.html
二工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