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发布时间:2023-04-27 供稿:宣传部

  2023-04-27  来源:青春上海  作者:刘昕璐

  热辣鲜香的水煮肉片、会打“五禽戏”的机器人、用精美非遗剪纸作品呈现校园地标美景……4月26日,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的“3C”劳动育人成果展示活动上,观摩者无不惊叹,劳动教育成果竟然可以如此丰硕。更为可喜的是,这27门从大学食堂、实验室里孵化出的劳动课将与中小学校共享,赋能中小学的课堂。

  00后的李洋是公共关系专业大三学生,他和同学们把自己在食堂完成的“作业”摆成一桌宴席,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让人馋涎欲滴。“这些菜都是在《劳动与美食》课上学的,马上五一放假了,我也打算回家给爸爸妈妈露一手,让他们尝尝。”李洋说,《劳动与美食》课一学期只有20个名额,全靠手速才秒到课程。此次展示的是三道菜:热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酱汁饱满的糖醋小排,以及把鳊鱼做成“孔雀开屏”造型的一道功夫菜。

  在学校图文信息中心的展厅内,除了美食,还有亚博树莓派智能小车、会打“五禽戏”的机器人NAO等高科技智能专业产品;非遗剪纸、助农生态包装设计等作品共十个展示区域,活动通过劳动技能演示、现场操作、实物和平面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开展“3C”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

  记者了解到,这些成果都源于二工大各学院积极将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之中,继而形成“一院一品”劳动育人特色品牌。如,智控学院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展示了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各式航模;能材学院带领现场师生观众,领略了使用新型材料——光子晶体制作走马灯的全过程;外文学院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劳育相结合,用一幅幅精美的非遗剪纸作品呈现校园地标美景;数统学院发挥数学思维,采用AI绘制劳模画像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课程菜单围绕三个C展开:学生劳动认知(Cognition)、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本领(Capacity)、促进学生形成劳动意识(Consciousness),划分为三大模块。包括,学研结合,懂劳动之意;实践淬炼,习劳动之能;文化浸润,悟劳动之美。涵盖电子设备焊接、废弃物改造、上海绒绣体验等27门课程,通过菜单式服务,将进一步赋能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掌握扎实的劳动本领、养成自觉的劳动意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丁力表示,二工大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思考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一体贯通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纵向衔接、有序开展。

  目前,在“双减”背景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已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开展20门课程,共计190名学生参与活动,为880名中学生开展课后服务。同时,“大手牵小手”组织开展浦东新区“红领巾讲解员”活动,成立首支模范人物事迹宣讲队。五一前夕,“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浦东新区曹路镇红领巾讲解团活动中,来自二工大附属龚路中学、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的学生走进位于二工大的上海劳模学院,在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接受首场培训。

  原始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4/27/16825710081379730979.html

相关信息

党史学习教育

第五次党代会

劳模文化研究

智能制造工厂

二工大官方微信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电话:021-50215021
Copyright©201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 投稿中心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