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悲情肖邦”为何而悲——解读“钢琴诗人”肖邦的音乐人生
时间:4月19日(周三)15:00
地点:7100教室
主办:艺术教育中心
主讲人:张晔林
主讲人简介:
张晔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辅导员,讲师,上海音乐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外国作曲家与作品,导师陈鸿铎教授。本科及硕士阶段曾获新西兰国际手风琴锦标赛冠军,澳大利亚国际手风琴比赛第二名,全国手风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上海之春全国手风琴比赛二等奖,大学生艺术展江苏赛区演合唱比赛一等奖等主要奖项。曾发表期刊论文数篇,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撰写乐评,2016年获得全国西方音乐学会第二届学生论文比赛博士组三等奖。工作期间,指导的西洋乐、民乐、合唱节目,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赛区中获奖。2014年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
讲座简介: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创作集中于钢琴音乐,并在这一领域里达到了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丰富,涉及前奏曲、波罗奈兹舞曲、叙事曲、夜曲、玛祖卡等众多体裁。他一生的钢琴创作,体现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所走过的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历程。本讲座围绕肖邦的中小型钢琴作品和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的《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一书展开探讨,结合书中对肖邦音乐“悲剧——戏剧性”因素论证的方法论观照,通过文本分析、历史文化解读等途径揭示其“悲剧”因素的缘由,从而追溯作曲家传奇的音乐人生。
下期艺术讲座预告:中西融汇,雅俗共赏——鲍元恺《炎黄风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