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何看待清末民初小说界的读者反应
时间:9月27日(星期三)13:30
地点:19号楼201会议室
主持人:高红豪 博士
主办单位: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主讲人:孙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成员。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小说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民初上海小说界研究(1912—1923)》、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第三版)》、整理《木兰陂集节要》等,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课题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各一项。曾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博士)论文奖、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上海市育才奖等。
内容简介:清末民初小说界的阅读文化由单调启蒙转变为多元兴味。清末小说编创者的读者意识明显加强,但其对读者的态度却总以居高临下的启发蒙昧为主导。民初各阶层读者与编创者积极互动,为小说“兴味化”潮流推波助澜。他们将清末重视名家名作名刊的观念上升为核心关切,在热烈谈论中抒发对民初小说繁荣的赞美。他们将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暴露出来,既高度肯定它的积极推动作用,也强烈批评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诸多危害。这些读者反应不仅关系到当时小说作家作品报刊的声名,亦影响到某些小说类型的兴衰及小说创作观念、小说语体与文体的变迁,是清末民初小说变革的一个重要维度。
关于活动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的说明
线下:
①在图书馆预约会场名额,没有预约名单,不计算积分。
②在会场入口由工作人员记录学号姓名(线下活动限前180位到场同学入场,先到先得)
③由校团委第二课堂工作组,核对预约信息与打卡信息。成功匹配的计算第二课堂积分。
二工大官方微信